山东新闻联播
分享到:
【打赢脱贫攻坚战】东平:扎实推进产业扶贫 帮助群众稳定脱贫
来源: 齐鲁网     编辑: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9日    
简介:

【导语】产业是发展之本、致富之源、脱贫之基。  东平县按照“资金使用精准、项目安排精准、受益对象精准“的原则 ,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帮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正文】 眼下,在东平县沙河站镇,鸿泰工艺品公司正忙着赶制一批柳栅栏的订单,林敦庆每隔两天就要来拉杞柳,分给村民在家编织。

【同期声】东平县沙河站镇林海村村民 林敦庆  

有十几个村跟着我干,现在有20来个人,一个人能干20来个,一个帘子我提三毛,这样的话我一天能挣一百二三。

【正文】 林敦庆是林海村2016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因为妻子生病瘫痪,他只能就近打工。除了负责运送杞柳和成品,闲暇时候他也在家编杞柳挣钱。

【同期声】 东平县沙河站镇林海村村民 林敦庆  

叶子和帘子一个8块钱,比普通人俺多挣7毛钱,在我照顾病人的情况下,剩余的时间我一月还能多挣个1000多块钱。

【正文】 林敦庆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受他影响,周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选择编杞柳挣钱。而镇上也因势利导,培植柳编特色扶贫产业。

【同期声】  东平县沙河站镇党委书记 李便宁

原来分散在各村的扶贫专项资金总量比较小,难以发挥规模效益,我们整合8个村的扶贫专项资金205万元,建设扶贫车间,租赁给企业,既能节省企业的资金投入,也能产生收益,给贫困户分红,仅这一项,每人每年大约500元。

【正文】 目前,沙河站镇已有鸿泰、金筑等三家柳编龙头企业,建设镇级加工点14个,先后带动贫困群众175人就业,人均增收约2000元。不仅如此,东平县打破扶贫车间的固有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扶贫项目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沙河站镇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方式,扩大杞柳种植面积,把更多的贫困户纳入产业化链条。

【同期声】 泰安鸿泰工艺品有限公司经理 刘春光

为了减少运输成本和原料成本,我们在本地按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我们优先流转的是贫困户的土地,让他们参与到我们企业的种植,也让他们自己种植。按照高于市场每斤1到2毛的价格回收他们的产品,使他们有更多的收入。

【正文】2016-2018年,东平县共投入扶贫资金1.4亿元,建成扶贫项目180个,累计实现收益2500余万元,其中1600万元用于贫困户收益分红,带动贫困人口30318人次增收。

【同期声】 东平县扶贫办主任 李红新 

形成“一镇一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在延长产业链条上下功夫,让贫困群众最大限度参与到产业中实现增收脱贫,真正走出了一条“扶贫扶出产业来,农业长出工业来”的产业化扶贫新路子。


【展开】

次播放
我要留言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