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联播
分享到: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威海:用好“信用+” 乡村有了新风貌
来源: 齐鲁网     编辑: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2日    
简介:

【导语】 威海市将信用记录与农村社会治理工作有机融合,激励村民向善向好,村风村貌焕然一新。
【同期声】 于潇 记者
我现在的位置是荣成市甲夼马家村,每天中午11点,村里十几位80岁以上的老人都会来到这座“暖心食堂”用餐,老人们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在这里吃到两菜一汤,这些蔬菜就是我旁边的“巧厨娘”们亲自种的。
【同期】马玉林 荣成市甲夼马家村村民
挺好吃的,都是俺们村的人自发的来做饭,在这吃太方便了。
【同期】王桂玲 荣成市甲夼马家村志愿服务队员 
来了我们就先到菜园子去弄菜,感觉非常好,我们姐妹凑一起非常开心。
【正文】 忙碌一上午,三位巧厨娘获得了一份别样的“报酬”——她们的个人信用档案分别记下了1个信用积分。积少成多,仅仅去年,全村五百多位村民的总积分就达到1万多。
【同期】马永泉 荣成市甲夼马家村党支部书记 
所有户全部参加信用级别考核,有11大项55小项(服务项目),现在不用在喇叭上招呼,只要有人一出来,在家的同志都出来积极参与,不在乎得钱得物,关键在乎一个脸面。
【正文】 而在以前,村里即便出钱也很难调动大伙儿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不少农村出现了村风涣散、组织无力的现象。2020年,山东出台了社会信用条例,威海借势在全市50个村庄进行试点,创新尝试将信用记录纳入农村社会治理。
【同期】刘青 威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信用建设是介于法律底线和道德上线之间的一个有效的粘合剂,把村民有效粘合在一块,使他们真正团结起来。
【正文】 荣成市西徐家村是威海首批信用治理试点村。他们将信用积分与集体收益分红挂钩,激励大家复耕复垦撂荒的农田。
【同期】徐大龙 荣成市西徐家村党支部书记 
农民跟土地的关系越来越松散,用“信用+”的方式,成立了村级合作社,撂荒或者闲置的土地进行流转,集中力量办土地耕种的大事,增加农民土地流转的收入。
【正文】 为了让信用治理发挥更多功能,威海不少乡镇还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在文登区高村镇,当地的46个村庄全部建立“信用超市”,村民们不仅可以凭信用积分兑换日用品和种子化肥,信用等级高的还可以免费借助超市的直播团队销售农产品。
【同期】于芬 威海市文登区高村镇信用分中心主任 
方方面面有商品1000多种,直播团队一个月来两次,每次的销售额应该在2万左右块钱。
【正文】 目前,威海将全市80%的农村纳入信用治理体系当中,其中,荣成和文登已实现全面覆盖。

【展开】

次播放
我要留言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