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帮
分享到:
独家:头疼!车里的“怪味”从哪来?
来源: 齐鲁网     编辑: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21日    
简介:

头疼!车里的“怪味儿”从哪来?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10亿辆。汽车,已经是再常见不过的代步工具。人们在享受汽车带来的便捷快速之余,也在为车内空气质量状况产生了焦虑。当我们坐到车里后,常常会闻到刺鼻、酸腐、霉变的味道,提起这股味儿,确实让人不舒服。

曲女士:“皮子味,说不上来,很刺鼻,有点像甲醛的味道。”

王先生:“小朋友都不愿意坐在里面。”

殷先生:“只能开开通风,没有别的办法。”

提起车内异味,很多有车一族都是倍感苦恼。无论是新车释放出的“特殊气味”,还是开了几年的车仍会存在的酸腐、刺鼻味,都让人难以忍受。王先生的车都开了四五年了,可是车内的味道仍然没有散尽,一到夏天就会更加严重。

王先生:“到了夏天更明显,气味更浓了。放水、放植物、经常洗车都不管用。”

帮办:“王先生尝试了很多方法除味,可是效果并不理想。那么,这些难闻的气味究竟是什么?对人体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王先生:“车内空气污染确实存在,一是雾霾环境污染,二是车内自身材料带来的,三是细菌污染。”

专家介绍,汽车内部由于不通风、车体装修等原因,都会造成车内空气污染。

专家:“经过烈日暴晒后的车辆,释放的挥发性物质是平时的3-5倍。”

苯 甲醛等 引发车内空气污染

根据《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中的标准,车内空气中常见的有害物质主要有8类,包括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

医生:“苯 甲醛属于挥发性气体,如果进入人体,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都会有损害。”

注意!这些污染在车内随处可见

值得注意的是,车内的软塑性材料、粘合剂、隔音棉、座椅、毛毯等,都可能会散发有害气体。

专家出镜采访:“仪表台里面的粘合剂、隔热隔音材料,容易挥发甲醛等。这是门板、内衬,里面做了大量隔音材料,包括里面的海绵材料。另外这些聚合脂材料的贴片主要是防震作用,很多是沥青材质,会挥发污染物。(后面有出镜)”

帮办:“车内环境污染,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因素之一,长期吸入有害气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隐患。那么,车内空气污染到底该如何缓解呢? ”

才一年 车内空调滤芯“真惊心”

说起车内空气污染,很多人会想到,在炎炎夏日,车内挥发的异味会很浓重。然而在冬季,虽然挥发速率下降,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污染。尤其是冬季在车内开空调的时候,常常会闻到发霉的气味。

帮办:“开空调,冬天提升温度,给车内空调形成温湿的环境,就容易形成细菌滋生。再加上花粉、可吸入颗粒物通过空调系统进入车内,也会造成车内有味道。”

除了车体自身的装修材料可能会造成污染外,车辆的空调装置,如果不及时清理,也会给人体健康带来隐患。

帮办:“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这里面就是空调滤芯,通过看这个环境,可以理解,如果空调环境没有过滤的话,车内的环境还是比较脏的。”

透过这辆被拆卸的汽车可以清楚看到,车辆进风口位置已经布满灰尘,用手一摸,就留下两道深深的印痕。拆下空调滤芯一看,更是触目惊心。

帮办:“这就是空调滤芯,也就使用大概一年时间,现在已被树叶、灰尘污染得面目全非。”

试想,在这样的车辆环境中,我们怎敢大口呼吸呢?那么,对于车内空气污染,又有哪些方法可以缓解呢?

后面有出镜采访:“多通风,新车的保护膜、套装件都拆除,少加污染性的套件。”

下列方法 缓解车内空气污染

专家建议,新车出厂后最好先放置一两个月再使用,尽快撕掉塑料包装,把“闷”在车内的有害气体释放出去。劣质、廉价的地垫、贴膜、座椅套等不建议选购。开车前,最好先将车门敞开,将空调开至最大,彻底给车内通风换气后再驾驶。

帮办:“空调要采用内外循环,及时更换滤芯。 ”

此外,车内最好不要放香水。许多汽车香水、空气清新剂是化学合成品,不但对空气质量没有改善,反而会对车内的空气质量造成二次污染。

帮办:“可以用活性炭,专用净化器等对空气净化。”

帮办:“我国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对车内空气中的苯、甲醛等八种常见的车内污染物设置了浓度限值,一定程度上为车内污染物限值提供了标准。接下来,需要的是标准的具体细化和严格执行。”

 


【展开】

次播放
我要留言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