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帮
分享到:
【重磅】孙金龙:自由学做东昌毛笔
来源: 齐鲁网     编辑: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2日    
简介:

自幼学习东昌毛笔制作

最近我们一直在说山东手艺人的故事,东昌毛笔在早年间有着良好的声誉,民间有着东昌作坊、书笔两行的说法,说的是东昌府的作坊除了做书的就是做毛笔的,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毛笔的使用越来越少,更别说是手工制作,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东昌毛笔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金龙。

孙金龙:“东昌作坊书笔两行,作坊都是笔铺,推着车子,挑着挑子,后来到骑着自行车到周围卖去。”

帮办:“孙金龙说,在他小时候,东昌毛笔的制作可谓盛极一时,他生活的村子里就有40多人从事毛笔制作。”

孙金龙:“我去笔厂学徒学徒去。”

孙金龙说受环境影响,自小他便开始学习东昌毛笔制作工艺。

孙金龙:“学这个,学水盆三年,学干做得三年,看两样加起来得六年。”

手工制作毛笔,过程漫长而枯燥,别说是制作,仅仅是学习制作技法就要6年的时间,这让孙金龙很难接受。

孙金龙:“他还没学校来就想不学,那时候他爸爸说,你只要死不到里面就得把手艺学下来。”

行业遭遇窘境 手艺能否传承?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学习,孙金龙终于掌握了东昌毛笔的制作工艺,可是好景不长,他所在的作坊由于各种原因停止了经营。

孙金龙:“到后来笔越来越不兴了,别人都改行了,我自己在家里干。”

随着社会发展,用毛笔写字的人是越来越少,很多制作毛笔的匠人都改行从事其它行业,只有孙金龙把东昌毛笔的自作工艺又搬回了家里。

孙金龙:“造成一天就盘着腿坐在床上,一直晚上能做到12点,很辛苦。”

孙金龙说,通过常年的接触,他对东昌毛笔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

孙金龙:“如果我要再不干,聊城整个东昌毛笔都没有了。”

不想让东昌毛笔失传,孙金龙的坚持遭遇了家庭的窘迫。

孙金龙:“我说别干这个了,也没有收入,得供大人孩子吃饭吧。”

销量减少,制作工期长,收入微薄,由于生活所迫孙金龙开始动摇。

孙金龙:“我自己干不行,挣不了多少钱,后来他们说盖房子,跟着他们干了有一年时间。”

放下十几年的手艺,去从事从来没有涉及过的建筑行业,这充分标明了,孙金龙在当时遭遇的窘境,难道东昌毛笔的手艺就要这么埋没了吗?

孙金龙:“传下这么多代了,到我这再不干,东昌毛笔就没了。”

帮办:“从事建筑工作的孙金龙,仍旧放不下东昌毛笔的制作,毕竟这是他从小接触的第一份手艺,经过反复的考虑,他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东昌毛笔传承下来。”

东昌毛笔的72道工序

孙金龙:“毛笔看着小,得要72道工序。”

孙金龙说,东昌毛笔传统工艺完全依靠手工,一支小小的毛笔要经过繁杂的工序才能制作出来。

孙金龙:“毛笔制作工具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牛骨梳,是牛大板骨,用锯子拉出雏形,再把齿开开,一开始是出来是这种,通过梳瓦打磨,全部的尖必须锋利,这个过程必须得一天才能做出来,所以对梳子特别娇贵,跟他小孩一样。”

孙金龙的小女儿介绍,父亲制作毛笔的艰辛她看在眼里,在众多制作工序中,有一道工序让她望而生畏。

孙金龙:“做毛笔需要牛骨梳,最短的毛只有零点八,抓一半梳一半,每一梳子都往肉里梳。”

制作东昌毛笔的艰辛

制作东昌毛笔,不管是通绒还是梳毛环节都离不开这把牛骨梳,而制作小楷这样的笔时,非常的危险。

孙金龙:“这么长你得梳一半抓一半。”

孙金龙:“这样的短,往手上扎,越短越扎手。”

孙金龙:“一换水盆换水的时候里面都是红色的,手上这个血肯定往外走。”

制作东昌毛笔制作,不可或缺的工序行内叫做水盆,而从事这个工作必须将手长期浸泡在水中,时间长了孙金龙的手出现了问题。

孙金龙:“风湿性关节炎,住院3次了,出不了根,烙下病根了。”

年事已高 手艺如何传承?

现在孙金龙年事已高,对于选择制作东昌毛笔的行当,他一点都不后悔,可是接下来又有谁愿意传承这门技艺呢?

孙金龙:“以前有留个徒弟,不兴了的都不干了。”

收入微薄,制作耗时并且枯燥,东昌毛笔的传承遇到了难题,此时他想到了自己的两个女儿。

孙金龙:“后开大闺女小闺女吧跟着我干。”

孙金龙:“这种收入很低,人家都挣得多,相对还很遭罪,不挣钱,老干这个干嘛呀。”

帮办:“许多老手艺都是因为收入不高,制作繁琐,慢慢的缺乏传承,最终导致失传,而孙金龙却认为,东昌毛笔不仅仅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有着自身的优点。”

女承父业 东昌毛笔得以传承

孙金龙“咱出来的笔,不分叉,不掉毛,还有弹力。”

孙金龙表示,手工制作东昌毛笔有着机器制作不具备的特点,他希望两个女儿能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孙金龙:“孩子要再不干下面就没人干了,孩子看着她爸爸老是放不下,就帮他传承下去吧。”

孙金龙:”一开始不敢学,后来必须得学,不然毛笔传承不下去了。”

孙金龙的小女儿说,自小接触东昌毛笔制作,培养了她和姐姐的兴趣,再加上父亲的执拗,她们便开始了对这门技艺的学习。

孙金龙:“毛笔打开后,最上面的毛都是齐的,这样写出来好,择笔把高出来后摘出去。”

经过学习,她和姐姐都已经熟悉了东昌毛笔的制作工艺,但是销路仍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孙金龙:“以前就是解决温饱问题,有收入根本不可能,就是去大集卖。”

东昌毛笔评为“省级非遗”

传统手工制作毛笔,不了解制作过程的人的确很难认可,那么事情会不会出现转机呢?

孙金龙:“11,12年文化局各级单位重视这个事,2013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了,销量就好一些了。”

现在孙金龙是东昌毛笔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两个女儿在他的带领下,也开始了对于毛笔的创新。

孙金龙:“这个笔笔杆是牛角材质,里面都是带猪鬃的,现在市面上有钱也买不到,这么长的猪鬃买不到了,这些都是几十年前存下来一部分。”

现在在聊城光岳楼楼栋大街,一家人经营者这样一家小店,里面陈设着各色各样的手工毛笔,不少路过的游客,也会上千咨询进行选购,而在孙金龙的女儿看来,销售并不是他们的重点。

孙金龙:“很多需要经历做精做细,我们现在觉得做精做好,把传承路子走好。”

帮办:“不怕艰辛,能够将一门老手艺传承下来着实不易,在这里希望能够

有更多的人愿意去接触,认识东昌毛笔,包括之前说到的那些老手艺,保护他们才能够让这些文化被后人熟知。”


【展开】

次播放
我要留言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