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北方的“热带雨林”
四月份的天气,像极了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前两天还挺暖和,这两天又有点冷。很多市民又准备穿厚衣服了,可是如果说在这样的天气里可以看到热带雨林一样的景观,还能瞧见柠檬、菠萝蜜、莲雾等热带水果,您相信吗?咱们跟着帮办的镜头去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帮办:“柠檬、火龙果、菠萝蜜、莲雾,一个个热带水果映入眼帘,还有多种热带植物林立其中,如果您以为这是在南方的某个旅游景点就是大错特错了,眼前的一切都是在咱们北方——山东济宁任城区喻屯镇的喻兴生态园里。”
生态园工作人员陈宾:“有6700平方米,当前种的植物在300多种不到400,主要以南方的热带植物为主,一部分沙漠植物,还有热带水果,中间部分有儿童游玩区。 ”
葱郁的植被,高大的乔木,在南方才能一见的花花草草,在眼前的这个生态园里一饱眼福,置身其中,有种在热带雨林的既视感,这个与众不同的“热带王国”是如何实现的呢?
生态园工作人员陈宾:“顶棚和四周全部都是玻璃的建筑物,夏天的时候利用太阳能照射产生的热量,冬天利用采煤矿区抽上来的热能,全年保持在20度左右,湿度在40%差不多。”
原来,曾经整个生态园都是一片煤矿开采的塌陷地,地下的矿井水有着高达近42度的余热,生态园正是利用矿井水的余热资源建成的。但在当初的施工阶段,却经历了不小的困难。
千亩塌陷地——“填起来”的生态园
临矿集团王楼煤矿喻兴生态园总经理兰庆武:“平常行走比较困难何况更何况是塌陷地,首先把施工路垫起来。然后我们去买土回填。”
工作人员刘方成:“这是塌陷地,你看树枝就看出来,这里到枝桠的部位了塌陷的。”
眼前的水域就是工作人员所说的煤矿开采后的塌陷地,据统计,我省实有采煤塌陷地面积101.09万亩,其中有40.34万亩绝产区。而绝产的塌陷地治理,一直是国家和政府关注的问题。
临矿集团王楼煤矿喻兴生态园总经理兰庆武:“对于土地的复垦治理,大约有个1055亩,现在已经达到了国土部门的验收标准,下一步可以直接作为耕地种植。”
工作人员刘先生:“你看这是咱这边塌陷,以前全是水,这是治理完的。”
帮办看到,治理后的塌陷地已经与普通的种植土地没有任何区别,所有填平的塌陷地相继建成了热带雨林馆、动物园区,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微山湖渔业博物馆、无土栽培馆。
生态园带动就业 实现经济发展
塌陷地填起来了,环境好起来了,咱们村民的生活也跟以前发生了不一样的改变,在生态园里的王师傅,从建园初就在园子里干活,一看到帮办,就激动地聊了起来。
工作人员王先生:“待了三四年了,怎样感觉?行,平时上班的也不容易,这样很好了已经。”
王师傅是生态园里的园艺师,平时的工作就是修剪枝叶、保土养护,他告诉帮办,自己已经在这里干了整整三个年头了,看到的变化是实打实的。
工作人员王先生:“打建园我就在这干,原先都是塌方地回填的,现在高兴啊,环境也好 干活也愿干,以前干活不长远 现在好了,现在收入怎样,一个月3000多块钱。”
一个月3000多块钱的工资,按照过去,是王师傅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工作环境好,生活环境也好,像王师傅这样来到生态园干活的村民还有很多。
临矿集团王楼煤矿喻兴生态园总经理兰庆武:“造一亩地的流转费用给老百姓是1200元,实地农民到生态园里来打工,上一天班 工资在80元左右,平均一个农民到生态园打工的工资收入,在2400元左右,我们就发挥了社会效益。”
帮办了解到,在今后,喻兴生态园的项目将招募越来越多的当地的农户前来帮工,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
临矿集团王楼煤矿喻兴生态园总经理兰庆武:“生态园建成以后,总体规模在3000亩到5000亩以上,这么大额规模就解决了当地老百姓的就业问题,留守妇女、没有劳动力的,都可以来打工,另外生态园除了观光旅游外,所有的产品都是有机绿色的,最终园区进入投产运营后,可以完全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济宁市任城区喻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伟:“今年以来镇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度实施乡村农业和乡村旅游双轮驱动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农业供给侧改革,在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乡村建设事业方面,全力打造济宁市近郊游一日游目的地,打造碧水湖乡,美丽喻屯。”
帮办:“塌陷区变热带雨林,底坑水洼成良田,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环境,还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发展,今年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以来,我们需要更多的像济宁泗水任城区喻屯镇这样的生态园项目,把政策落到实处,把实惠带给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