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山东新闻联播
分享到:
“新农人”的别样春管
来源: 齐鲁网     编辑: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14日    
简介:

【导语】 在齐鲁大地广袤的乡村,忙碌着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农人”,他们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助力春耕春种。 

【正文】 眼下小麦进入返青期,种粮大户薛丽娜和李宁夫妇,每天都要到地里查看小麦长势。去年小麦播种晚,但他俩并没有着急。 

【同期声】 薛丽娜 泰安市岱岳区马庄镇种粮大户

我们在三月初进行小麦肥水管理。针对小麦的生长情况,进行小麦综合防控,进行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的防治。 

【正文】 春管有条不紊,这份底气来自于两人的“专业”。夫妻俩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回老家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如今已评上正高级农艺师。他们的地里不仅有滴灌等新装备,小麦品种也是他们带头选育的。目前这一新品种已进入生产试验阶段。 

【同期声】 李宁 泰安市岱岳区马庄镇种粮大户

每年6月份在小麦临近成熟期,经常因为大风造成小麦倒伏,增加收割难度造成减产,所以我们14年来一直致力于培育能增强韧性、抗倒伏的小麦新品种。 

【正文】 新品种、新装备,新技术,“新农人”给土地增添了新生机。在平原县鲁望农场,“90后”硕士农场主何石宝,正通过手机上的终端系统,控制16台大型水肥一体喷灌机,给刚刚撒了“益生菌”的麦苗浇水。这些身长300米的“大家伙”,转一圈就能浇完500亩地。 

【同期声】 何石宝 平原县鲁望农场种植经理

这也是我们今年第一次增加(益生菌)撒到地里面去,刺激小麦的根系生长。另外一方面通过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增强它在后期春旱、还有倒春寒的抗逆作用。 

【正文】 像这样的硕士农场主,仅鲁望农场就有10多名,管理着2万多亩小麦。截至去年底,山东通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共培训农民160余万人次,培育出越来越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展开】

次播放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