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联播
分享到:
与生命的抗战 盛亦兵:结缘牧草三十年
来源: 齐鲁网     编辑: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20日    
简介:

【导语】“疾风知劲草”,常常用来形容在挫折面前奋力抗争的英雄。山东省农科院牧草专家盛亦兵,就是这样一棵在命运面前不肯屈服的劲草。他坚守农业科研一线三十年,做过六次大手术,硬是把不为人了解的小牧草做成了富民大产业。本台今天起播出系列报道《与生命的抗战》,讲述他的故事。

【同期声】山东省农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盛亦兵:“基本上你拿着这个捆啊,听声音“咔吧”一声这就到了,还有一个鉴定方法呢,就是挎一下。”

【正文】见到盛亦兵的时候,他正在济宁市汶上县农民孟建的苜蓿地里,解释第一茬苜蓿提前收获的好处。为了赶在收割前推广这个办法,他已经在省内各地的示范点跑了一大圈了。

【同期声】山东省农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盛亦兵:“基本上(一亩地产量)一吨半是没问题的,咱卖到这个现代牧业是1800一斤。这事肯定比种粮食强太多了。”

【正文】从盛亦兵兴致勃勃的神情上,很难看出做完肿瘤切除手术才一百天的样子。从8年前查出“腹膜后脂肪肉瘤”到现在,这是他的第六次大手术了。切除右肾,小肠也只剩下三分之一,这是保持身体消化代谢功能的最小长度。每天他都得随身带着营养液和引流袋。

【同期声】山东省农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盛亦兵:“开始的时候不大习惯,经常起来一扭身就走了,哐啷一拽,才感觉到。现在基本起身的时候顺道就拿起来了。”

【同期声】盛亦兵的爱人王永焕:“一开始我也不愿意让他再去工作;(可是)只要是他上了地里,只要是说起牧草来,你看他那精神头就不一样,眉飞色舞的。”

【正文】今年54的盛亦兵,第一次接触牧草,是在三十年前。那一年,刚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的盛亦兵,跟着导师到东营搞黄河三角洲万亩草场建设,这一呆就是七八年。

【同期声】山东省农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盛亦兵:“就是喜欢研究它,研究它为什么要长成这个样子,为什么要长成那个样子,它为什么产量高,它为什么产量差。”

【正文】在中国的农业科研领域,名气最大的,都是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育种专家。牧草研究一直比较边缘,老百姓了解的就更少了。

【正文】因为申请不下课题,没有研究经费,有段时间,盛亦兵连工资都领不全。没办法,他就借着在北农大上研究生、帮师兄做草坪公司的机会,代卖种子,挣来的辛苦钱,也都投到了科研上。

【同期声】山东省农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盛亦兵:“包括我的试验地,育种圃、杂交圃我都要建起了,就是说在没钱的情况下我也能搞到这个程度,如果你能资助我点,我可能呢我的牧草的研究这块呢能搞得更好。”

【正文】2007年,经过二十年不为人知的努力,盛亦兵和他的团队育成了山东第一个紫花苜蓿品种——“鲁苜1号”,填补了我省没有自主选育牧草品种的空白。

【同期声】山东省农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草业室主任王国良:“不管到现在,这么大红大紫也好,原来无人问津也好,不管什么状态,他都是对草、对科研的热爱,我感觉是非常有激情,就对草的痴迷啊,就已经根深蒂固了。”

【正文】就在盛亦兵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2008年,他被查出肿瘤癌症,住进医院,准备接受第一次切除手术。这一年,盛亦兵44岁。


【展开】

次播放
我要留言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