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联播
分享到:
滨州小开河湿地:盐碱地上的“绿色奇迹”
来源: 齐鲁网     编辑: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15日    
简介:

【导语】 小开河引黄灌区,是滨州市为解决所辖北部县区居民吃水用水困难而开挖的一条人工河,前不久,这条输水通道获批试点建设全国第一个引黄灌区国家级湿地公园。从输水渠到国家级湿地公园,这种巨大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
【正文】 最近,山东师范大学课题组对小开河引黄灌区的生物多样性调查第一阶段正式结束。
【同期声】 著名鸟类专家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赛道建 

今天转这一圈,我拍了将近有20种鸟。里边鸟类密度很大,而且都是在这儿营巢繁殖,既然是营巢繁殖,那这环境就更适合它们的生存了。
【正文】 在第一阶段,共调查到鸟类127种,比滨州原记录增加了22种,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而2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盐碱滩。
【同期声】 滨州小开河沿线居民 王希章 

咱这边儿有句老俗话,“山后(村)的消息(蝉)无处落”,满洼就是这么一棵树,它飞走了,它转转还是落不下,还是回来。
【正文】 小开河引黄灌区于1998年通水,为近50万人提供饮水、为几十万亩盐碱地提供灌溉。但新的矛盾出现了,引黄必然引沙,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沙化。
【同期声】 滨州市小开河引黄灌溉管理局局长 王景元

因为植被少,风到沙飞,遮天蔽日。
【正文】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宏阔视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论断。这也给了小开河人启发,按照系统治理的方法,在小开河灌区进行盐碱地沙改试验,盐碱地里掺不同厚度的黄河泥沙进行对比试验,测土配沙取得成效,并通过省科技厅验收。
【同期声】 滨州市小开河引黄灌溉管理局局长 王景元 

黄河泥沙颗粒比较粗,和盐碱地粘土掺起来以后,土壤空隙就变大了,土壤结构变好了。
【同期声】 滨州市林元家庭农场场主 赵林元

灌上黄河水,碱下去,上不来了,看着水稻的情况还比较不错。

【正文】 与此同时,小开河引黄灌区周边持续实施4期水土保持项目,将沙地网格化,网格线上栽植柳树、刺槐、白蜡等各类乔木灌木,防风固沙。二十年间,上游冲下来的草种和树种也在沉沙池里生根发芽、自由生长,经年累月形成了水草丰茂、鱼鸟繁多的湿地核心区。环境越来越美,但捕鱼捕鸟放牧等活动时有发生,这是王景元在灌区内拍摄的一组照片。
【同期声】 滨州市小开河引黄灌溉管理局局长 王景元 

发现捕鸟的布置了很多网,网上挂了很多鸟,这些鸟有的已经死亡,有的还在挣扎。
【正文】 为加强保护,滨州市在湿地周围加上围网采取封闭式管理,关闭了周边五家砖窑厂,同时加强对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一些想在这里开发旅游的政府部门和公司也被拒之门外。
【同期声】 滨州市小开河引黄灌溉管理局局长 王景元 

有的县区旅游部门,也做出整体规划来了,想依托我们搞开发旅游,我们坚决没同意,在你的范围之内搞行,上我们湿地来搞不行,突出保护,不搞开发。

【展开】

次播放
我要留言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