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联播
分享到: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凉泉:未被遗忘的村庄
来源: 齐鲁网     编辑: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08日    
简介:

【导语】 青岛市崂山区凉泉村属于库区移民村,20年前,因贫穷被媒体描述为“被遗忘的村落”。近几年,当地将生态资源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投入更多财力、精力,让这个曾被遗忘的村落,变成了乡村振兴的样板。
【正文】 因为敢于直言,当了25年“人大代表”的马鸿冰,是青岛当地有名的“马大炮”。20年前,他的一纸提案,曾让一个名叫凉泉的小村庄,成为媒体焦点。这篇刊登于2000年5月份的报道,以《不该被遗忘的村落》为题,讲述了凉泉故事,那时,距离凉泉旧村淹没水底已过去40多年。
【同期声】 青岛崂山区北宅街道凉泉社区党支部书记 刘承田
现在这些地方原来是村里的什么地方?全是农田,面积大吗?很大,1000多亩。和在水库库区里面所有的村相比较,我们村是人口少,面积大,土地比任何一个村都大。
【正文】 1958年,城市供水困难的青岛,修建崂山水库,总库容超过5600万立方米,日供水量是青岛解放前的2倍,为此,要搬迁几十个村庄,就是那时,凉泉村从平地搬到了山腰上,原来的千亩良田变成人均不到0.2亩的山岭薄地,再加上水源保护需要,不能发展工业,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凉泉,从富裕村变成了当地最穷村。
【同期声】 原青岛市人大代表 马鸿冰
这么好的老百姓,很穷,但是他做的事很有意义,他让人们吃上水,(让)青岛市几百万人吃上水,无私做的贡献,没有回报,而其他的(搬迁村)都有回报,不公平,那么我就要反映。
【正文】 在人大代表和媒体呼吁下,市区两级拿出财政资金,启动旧村改造。2000年,凉泉村民告别低矮破旧的石头房,整体搬进社区楼房,虽然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但对欠债几百万的村集体来说,始终面临发展瓶颈。有村民提出靠山吃山,开采石料增加收入;有的则建议把老村卖掉,搞地产开发,都被村支书刘承田一一否决。
【同期声】 青岛崂山区北宅街道凉泉社区党支部书记 刘承田
我们最自豪的一点就是,从来没有挖山,没有开山,这个环境保护得非常好。
【正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理念,让坚守绿水青山的凉泉人迎来机遇。在崂山区“乡村振兴”整体规划中,废弃多年的凉泉老村,变身为宝贵产业资源,当地政府利用产业基金,在房屋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吸引社会资本整体承包经营,打造生态产业。
【同期声】 乡伴集团凉泉理想村村长 施纪梅
租一所农民的房子,去把它打造成你理想中家的样子,那么如果一群人住在这个地方呢,经济的振兴,理念的提升,包括文化的传承,是不是就会更容易实现一些呢?
【正文】 被这家企业全新理念吸引,当地政府不光主动上门找到投资方,还配套1000多万元改造雨污水等基础设施,在产业定位上也坚持高端设计。来自四川的设计师庞琨伦,一边装修刚刚租下的老房子,一边申请工商登记注册,他计划把自己的设计事务所从城区搬来这里。
【同期声】 DECK Architects创始合伙人 庞琨伦
我觉得乡村会给人带来一种比较平和的心理状态,把专注度提高,我觉得这是乡村给我带来的比较大的东西。
【正文】 和庞琨伦一样,作为凉泉旧村的新村民,一批高端人才开始在这里创业。而作为老村民,在新项目当保安的刘文青也有自己的帐,除自家老房子以每年10000元价格租给乡伴集团外,在村子里就业每月还能拿到3000多块钱的工资。
【同期声】 青岛崂山区北宅街道凉泉社区村民 刘文青
我现在就盼望他们把这些老房子都翻修起来,引进更多的项目,还能给老百姓创造一些效益和收入。
【正文】 在项目投建时,区里还拿出1500万奖补资金作为凉泉村集体投入,入股旧村开发项目,光这一项,村集体每年就能拿到90多万的分红。
【同期声】 青岛崂山区委副书记 王清源
我们引进了资本,人才,这些优势资源的集聚,让老百姓更加幸福,让乡村更加有活力,我们就是想建设成像总书记讲的,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正文】 目前,凉泉旧村产业项目已完成一期工程,总投资超过2个亿。从被遗忘的村落,到人才聚集、产业兴旺、生态优美的乡村振兴示范工程,这种变化让老书记刘承田感受深刻。
【同期声】 青岛崂山区北宅街道凉泉社区党支部书记 刘承田

 ( 以前)是把这个村给遗忘了,现在看就是得把话掉过头来说了,凉泉这个村,没有被遗忘。


【展开】

次播放
我要留言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