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联播
分享到: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山东:现代水利工程破解缺水之困
来源: 齐鲁网     编辑: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9日    
简介:

【导语】山东是严重缺水省份,作为山东重要的工业城市——青岛市,一直饱受缺水之困。“引黄济青”工程建成后,缺水状况大大缓解。近日,记者走进这条“黄金水渠”,感受70年来,山东从传统工程水利到现代资源水利的深刻转变。
【正文】一大早,在“引黄济青”工程终点,青岛市最大的水源地棘洪滩调蓄水库,工作人员正在投放净化水质的花鲢鱼苗。【同期声】省调水中心棘洪滩水库管理站高级工程师 高晓童 

主要是以鲢鱼、鳙鱼和草鱼等虑食性和草食性鱼类为主,降低水体氮磷的含量,控制水体的营养化状态。

【正文】目前,青岛市近九成的城市生产生活用水都来自这里。高小童,她的工作就是水质监测,确保入城水质安全可靠。然而,优质的放心水在过去是一种奢望。尽管临海,一直以来,青岛却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全市224条河流,都是季节性河流,汛期下大雨,河水暴涨,汛后则流量迅速减少,甚至断流。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青岛就一直被缺水的阴影笼罩,当地群众苦不堪言。

【同期声】胶州市马家庄村村民 王景慈 

水发咸发苦,尤其是青年结婚,小伙子长得再漂亮,一口黄牙,再加上水质人家喝不来,一听人家就不愿意来。

【正文】不仅是农村用水得不到保障,城市生产生活更是遭遇了水荒。

【同期声】省调水中心青岛分中心原办公室主任 退休干部 杜序强

 三四十户人家只能用一个水龙头,还要排队,而且水烧还要画上红旗标记,不能超量。

【正文】为解决缺水难题,从1968年到1983年,青岛市耗资1.8亿元,先后四次从大沽河流域应急调水,但都没从根本上解决水危机。1984年随着青岛市被列入全国首批14个沿海城市之一,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情急之下,山东省、青岛市请来多方专家进行论证调研,得出的方案是:跨流域调引黄河水。

【同期声】原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引黄济青工程指挥部副指挥 张曰明(89岁)

250多公里,坡度也不是顺坡下来了,有高有低,弯弯曲曲,很陡很长。所有招都使完了,只有引黄,只有这条路了。

【正文】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引黄济青”工程被列入国家“七五”计划,省委省政府立即成立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指挥部。高小童的父亲高顶峰告诉记者,1986年,他调到平度市引黄济青指挥部,负责平度段工程的施工。

【同期声】省调水中心青岛分中心原副主任 退休干部 高顶峰 

这25公里河道,集结了20万民工,主要是用小推车,最深的地方7米多深,坡也比较陡。

【正文】经过昼夜奋战,指挥部终于在既定工期前实现水库大坝主体合拢,滔滔黄河水1989年11月25日,流进棘洪滩水库。

【同期声】原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引黄济青工程指挥部副指挥 张曰明(89岁) 

通水,我们这个指挥部真的沸腾起来了,大家都兴高采烈,这个水一来了,青岛的发展问题,人民生活问题,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

【正文】1989年建成通水以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为青岛配水46.82亿立方米,有力地促进了青岛市的经济社会发展,2018年,青岛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2万亿元,较1989年增加了75倍。

【同期声】胶州市马家庄村村民 王景慈 

引黄济青以后,自来水就来了,水质是好,很甜,就放心了。

【正文】为让青岛市用上安全水,山东省投资13.52亿元实施了引黄济青工程改扩建工程,实现长江水、黄河水与当地水联合调度,还在输水渠道布设了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投资建设了棘洪滩水库水质检测实验室。

【同期声】省调水中心棘洪滩水库管理站高级工程师 高小童 

以前只能单纯依靠环保局和水文局的水质监测数据,有了我们自己的实验室之后,就具有了机动性,可以随时去引黄济青工程的沿线各个站点,进行采样分析,确保水质安全。

【正文】在引黄调水、黄水东调的基础上,山东还在规划胶东调水南线输水工程、南水北调胶东续建配套等一批水利工程,着力构建一体化水资源调配工程体系,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

【同期声】省调水中心党委书记 主任 刘长军 

省里已经制定了《全省水安全保障规划》,就是要围绕“信息化、标准化、安全化”三位一体的总目标,提档升级,规范管理,努力打造一流的现代化调水工程,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展开】

次播放
我要留言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