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帮
分享到:
惊心动魄 英雄机长“牛在哪”?
来源: 齐鲁网     编辑: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5日    
简介:

惊心动魄 英雄机长牛在哪?

那么在这生死备降的20多分钟,机长刘长健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川航这次"奇迹备降"究竟难在哪?我们生活帮采访到,山东交通学院航空学院通用航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中心的主任,高翔,让他给我们介绍一下。

高翔:“希望飞机安全落地,训练过,毕竟飞行了20几年。当时什么也没想,主要想操纵好飞机。-50度,车子跑到100码,把手伸出去的感受。”

采访中,机长刘长健用极度低温条件下,高速行驶的汽车简单做了个比喻。可是万米高空,飞机时速超过800公里,机舱瞬间失压,机组人员面临的挑战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高翔:“我们平时坐飞机也会感到不适,机组人员面临的反应会比我们正常坐飞机多得多;低温也是非常可怕的,当时的温度应该在零下30多度,可是在驾驶舱右侧玻璃破裂的情况下,又处于迎风面,这时的体感温度有可能要达到-50度。留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也就是几秒钟的时间。”

失压 低温 目视手动操作

有气象爱好者分析,“当时川航飞行员,面临1秒之内降压500百帕、1秒之内降温近70度、1秒之内由静风到140米/秒,相当于在-40度的最高级别的龙卷风中心,而且穿的是短袖。”瞬间的失压、低温、缺氧带来的不仅有身体上的不适,还有仪器设备的失灵。

高翔:“座舱的电子设备,驾驶仪的破坏程度非常高,电子仪表可能会失效。另外通讯设备也会受到影响。提到一个编码“7700”,也就是General Emergency,是紧急情况,地面人员只知道飞机处于紧急状态,但是他不知道具体出现了什么,还是要靠机组人员本身进行判断。”

“史实级”备降 比“萨利”更难

仪表盘损坏,噪音极大,自动驾驶失灵,机长刘长健只能依靠目视判断航向、返航机场的位置。凭借着25年的飞行经验,和沉着冷静、从容不迫的意志,刘长健机场完成了这次“史实级”的备降。有人把刘长健比作现实版“萨利机长”,高主任介绍,他比萨利机长面临的挑战更严峻。

高翔:“这次事故副驾驶员半个身体在外面,整个决断都依靠机长一人,另外,萨利机长没有面临这么多重方面的挑战。”

目前,飞机驾驶舱破裂的原因还在调查中,根据经验分析,高主任给出了几点判断。

帮办:“我们应该给川航机长"世纪迫降"鼓掌,关键时刻临危不乱,凭借超人的意志和专业判断,挽救了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当然我们也该对事件问个“为什么”,希望这样惊心的瞬间不再发生。”


【展开】

次播放
我要留言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