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最明显的变化是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变成黄色,并且开始落叶;在田地里,庄稼则开始成熟了。
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小朋友们,你们记住了吗?
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还会出现高温天气,空气湿度也比较大。经过苦夏的煎熬,此时很多人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的情况。所以,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调理脾胃应该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立秋之后,如果孩子喜欢吃西瓜、冰激凌、甜品,或者天气太热不爱吃饭,家长最好在开学前给孩子做个节气推拿,帮助机体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最大限度的调动机体潜能去应对环境变化、抵御疾病、防病保健,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为加强儿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将节气家庭保健推广到千家万户,山东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联合“大圣驾到”连锁品牌,共同推出二十四节气动画栏目《节气知多少》,让儿童从小形成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尊重知识、培养中医健康理念和文化意识,打造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文化相结合的山东科普新模式。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和气象学的特殊创造,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反映的不仅是自然,更是一种优秀的文化,蕴含了中国人的信仰、人生观、价值观。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以二十四节气串起美轮美奂的中国影像和激情澎湃的冰雪运动,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式浪漫”,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儿童通过了解节气,可以更加熟知自然界的规律,感受自然的奥秘,促进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