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联播
分享到:
【开春话改革:补短板 谋长远】创新还得加把劲
来源: 齐鲁网     编辑: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27日    
简介:

山东通过改革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在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搭建桥铺路,在创新型省份建设上提效助力。

菏泽德泰化工,是国内最大的重芳烃生产企业,但产品单一导致市场小,这条100万吨的生产线,开工率常年不到50%。其实只要再往产业链的下游延伸一小步,就是市场缺口大,附加值高一倍的新产品——“针状胶”。

菏泽德泰化工副总经理李普军:“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实验室啊,(人才)待遇这方面都是问题,因为搞研发的要求比较高,我们现在还不具备这种能力。”

其实面临人才困境的不止德泰一家企业。辰信公司也是一家化工企业,去年他们引进中科院的高端人才,共同打造世界上第一套清洁柴油调和组分项目,过几年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能达到100亿元。

菏泽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练建军:“这种合作针对的只是个别企业,它的带动作用非常有限,我们当时就想,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把中科院的优质科研资源引过来,让当地更多的企业受益。”

政府出场地,科研院所提供技术,包括辰信和德泰在内的五家企业各投入500万元,分别拿到10%的股权,这家股权式的科研平台再有一个月就能投入运营。

山东辰信新能源公司总经理蔡依进:“不光能减少研发投入,还能参与股权分红……。”

菏泽德泰化工副总经理李普军:“因为我们这个是多家联合嘛,可以共同来研究,一个是减轻我们企业的负担,这样把人员,资金都集中起来,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在这个平台上,中科院直接面向企业和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研发;企业之间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对共性技术集中攻关;平台研发成果转化的收益,政府、中科院和企业按比例分配。解决了人才和投入的不足,创新也进入了良性循环。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李春山:“它不是行政化的管理,它是资本化的运营。这样技术转移转化中很快就产生效益,这是活力。”

产学研合作机制不活,科研资源配置不合理,仍是山东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制约因素。作为机制创新的尝试,菏泽计划在这个股权式科研平台上,搭建10个实验室,依托平台,逐步形成面向社会带动产业的创新格局。

菏泽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彭德启:“技术需求在企业中产生,技术研发在研究院进行,小试中试在入股企业中来进行,也就是资本人才形成一种合力。”

从创新体制建设完善上破题,去年出台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就指出,山东将围绕科技管理新机制的构建、企业创新主体的强化、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激活等方面下功夫,到2020年,全省社会研发投入占比GDP达到2.6%,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左右。


【展开】

次播放
我要留言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