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帮
分享到:
济南:8米木雕 浓缩泉城风貌
来源: 齐鲁网     编辑: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22日    
简介:

8米木雕 浓缩泉城精华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这是清末小说家刘鹗描述的济南风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济南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一幢幢高楼平地而起,一条条街道极速拓展时,你是否也曾怀念老济南的味道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样一位老人,他用自身的雕刻技艺,修复和传承着济南文化。

张卫正:“任何艺术作品是通过作品本身说话的,完全是观众直接能看出来的,要通过嘴,眼睛,耳朵来表现。”

张卫正,一位雕刻艺术爱好者,由他创作的木雕、石雕作品,刚柔相济、细腻传神。从15岁接触雕刻以来,张卫正参与过包括千佛山摩崖石刻、大明湖北极庙塑像、灵岩寺罗汉堂、明府城等项目的保护和修复工作,还是“江北第一木雕”——泉城揽胜的主创者之一。

张卫正:“这是第二稿,用了四个半小时画出的草稿。”

这幅壮阔秀丽的楠木木雕作品,就是赫赫有名的泉城揽胜了。高8米,宽5米,厚16厘米的木雕上,千佛山、趵突泉、黑虎泉、芙蓉街、五龙潭、大明湖、华山等名胜尽收眼底,栩栩如生。

张卫正:“最难的地方是怎样把济南最精华的东西浓缩到这上面。所以我们采用散点方法。”

浓缩济南精华,传播济南文化,正是张卫正当初参与设计泉城揽胜的初衷。为了让浙江东阳的木雕大师准确捕捉泉城的灵性,张卫正带着设计的手稿和实景图片赶赴东阳,与木雕大师反复沟通校稿,最终才呈现了这样一幅集山、泉、湖、河、老街巷于一体的济南画卷。

帮办:让济南人来了以后感觉亲切,让外地人依稀知道济南的景点,勾起了他对济南旅游的欲望。

修复传承 留住记忆中的济南

张卫正是个老济南,在他眼中,济南的美很多都来自于小时候的记忆。

张卫正:“我儿时记忆印象最深的就是趵突泉附近的剪子巷,叮叮当当的打铁声,现在我也觉得能恢复一处是很好的,可以和游客互动。”

小时候,张卫正最喜欢和爷爷到老城区转悠,听爷爷讲述老济南的故事。黄河边几人环抱的大槐树,千佛山上的小毛驴,五龙潭一口吞下整个馒头的大鲤,还有江家池畔以鲁菜和鲤鱼闻名的汇泉楼。这些都为张卫正日后的创作带去了灵感。

张卫正:“我感觉济南非常美,现在很多东西看不到了很遗憾,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尽可能恢复,给后人留下一点东西,让他们传说。”

帮办: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的变迁,儿时的记忆不可能完全留住,我们需要的就是像张卫正这样的修复者,尽可能为我们还原那段历史。

 

木纹与石刻中 雕琢济南文化

张卫正:“我们修一个建筑,可能这个建筑并不能原汁原味再现,但还是能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就像触景生情一样,这就是济南的建筑。”

在园林系统工作期间,张卫正参与了很多园林艺术的修复与保护工作,在他看来,修复正是一种传承。

张卫正:“实际上我们做的工作,每一步都和老济南文化有关。五龙潭修了近水楼台外,就是秦琼碑,唐朝为纪念秦琼在五龙潭建造了秦琼祠堂和府第。人们习惯称这里是秦琼的故居,如果没有这个故事,乌龙潭就比较乏味了。”

为了尽可能还原受损的秦琼碑刻,张卫正翻阅了很多文献。他首先要做的是将受损部分的文字还原。

同期:修复这个既需要有书法功底,损失的部分修复后要和原文完全契合,最终还要雕刻出来。

书法创作中 描绘济南风光

酷爱雕刻艺术的张卫正对书法也颇有研究。为了准确掌握章草字体,这本章草字典他已经熟记了3遍。为了方便查询字体演变、读音和词源,家里收藏的字典就达十余本。

对联:上联 凭栏凝眸 新荷田田 历水赴汇 汇作一片大明 环殿宇

下联 极目远眺 烟雨淼淼 华峰遥应 应和九点雄秀 抱城池

这是三年前张卫正创作的对联,描绘的是在济南百花洲的较高点欣赏到的泉城美景。荷塘、湖水、殿宇、山峰、城池跃然纸上。

张卫正:“这就是传统意义上济南的美,就像赵孟頫的鹊华烟雨一样,我只不过是用文字表现出来了。”

泉水人家民俗馆馆长管延伟:“其实对济南文化的传承就需要像张工这样的人,济水之南,梦回故园,其实我们老济南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代表。”

帮办:一幅对联,囊括了半城济南的美景,我们真对这位文化传承者肃然起敬。挖掘和留住老济南优秀文化,正是靠着像张卫正这样的人,用他们的方法讲述济南故事。

老城保护 传播济南文化

在修复园林艺术之余,张卫正还参与了济南明府城的修复与保护工作。在建设现代化都市的过程中,如何留住老济南文化的精华,充分发展泉文化?我们听听他的讲述。

蒙蒙细雨中,济南颇有烟雨江南之感。采访途中,张卫正一定要带帮办参观下济南明府城片区,这里正是他参与保护与修复的。踩着潮湿的石板路,彷佛徜徉在济南的老街巷中。他就像一位向导,讲述着每个景点背后的故事,他也是一位长者,见证着这个片区的发展变迁。

张卫正:“这是挖出来的陶罐,非常完整的陶罐,专家考证是先秦时期的。”

在百花洲泉水人家民俗馆中,陈列着当地出土的部分文物,还有一些老照片、老物件,驻足欣赏,仿佛置身老济南生活圈。

济南市民安女士:“那是缝鞋的东西,提鞋坝,看到从前的老东西特别亲切,我来转了三四次了。”

百花洲只是明府城保护项目的一角。据史料记载,明府城始建于明朝洪武四年,距今已有640多年的历史,相当于明朝时期济南城的范围。现在所说的明府城片区主要是护城河以内3.2平方公里范围,是如今“泉城特色标志区”的核心区域。

帮办:专门一个工作组收集老照片,尽可能还原老济南资料。我们通过一些实物,济南过去老百姓是怎么生活的,妇女是怎么做家务的,有什么特色小吃,都是通过采访获得的。

特色街区 讲述讲故事

“青砖小瓦门楼,小桥流水人家”。为了尽可能还原老济南的生活场景,张卫正和他的专家团队搜集了片区住户的档案,挨家挨户走访交谈,倾听他们的故事。

再现济南,每个济南人都有责任,他们都承担着再现济南的传播任务。我们把故事讲给济南人听,济南人又把他们的故事讲给我们听,大家一起再把济南的故事讲给世界各地的人听。

对于老济南文化的传承,张卫正主张要发挥名泉、名人、典故、传说的作用,体现泉水文化、儒家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以及建筑艺术,这些都是济南最宝贵的名片。

张卫正:“游客来了你要满足他几个条件,满足他感官需求,观感、口感,还有济南人的民风留给他的印象也很重要。每个人都有责任传播济南文化。”

帮办:“山、泉、湖、河、城”都是济南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城市的发展就要充分调动这些文化因子,让外国人从中看到中国元素,让外地人从中看到济南元素,让本地人从中找到儿时的感觉。

 


【展开】

次播放
我要留言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